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假日里,讓文明如影隨形

編者按國慶長假翩然而至。旅遊出行、休閒娛樂高峰又現。如何讓文明如影隨形,自存倉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門話題:本報選取了5封讀者來信。信中,有讀者用自己的感受告訴他人,過節方式其實可以很多,比如可以去做一次志願者,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升華了自己;也有讀者講述了自己所見所聞的種種不文明現象,提醒人們,在游樂場里,在車站地鐵,在高速公路,在餐館等公共場所……你的種種不文明行為,小處而說,丟自己的臉,壞別人的興;大處來說,關乎社會公平、關乎社會效率。希望每一位市民在走出家門後,都能讓自己的言行,成為這個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更希望能做出示範,激發周圍人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幫助別人的感覺真好讀者來信今年國慶長假,我動員在寫字樓上班的女兒走出家門,去做一回公益志願者。不再像往年那樣每天"窩"在家,除了吃喝就是上網看電視,既養"膘",又不健康。一年前我退休後,喜歡參與社區組織的各類活動,合唱、跳舞,十分充實。前一陣,我報名參加了一家三甲醫院在街道招募的志願者活動。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在一站式醫療服務自助機前,幫助第一次使用或不會使用機器的患者刷卡、掛號,每次輪值兩小時。這家醫院每天人山人海,早上7點半,掛號隊伍排成十幾條長龍,自助機前常有不會操作的患者和家屬。我們的存在,有效分散了部分排隊人群,也加快了患者掛號、付錢、拿藥的速度。去了幾次以後,我深切體會到,幫助別人的感覺,真的很好!像我女兒這樣的年輕白領,平時兩點一線,根本不關心周圍的生活。其實,利用假日休息時間,到街道社區的醫院、圖書館、養老院、菜場、綠地轉轉,熟悉熟悉周圍的生活環境,想想可以為社區做點什麼,實際也是大有裨益的。現在不是流行做公益嗎?公益不僅僅是高端的公益晚宴、捐款捐物,更多的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今年"十一"長假,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當公益志願者吧!閔行區 黨女士記者點評何不做回志願者本報記者 楊瀟慧黨女士的倡議,讓我們眼前一亮。長假里,何不做一次志願者。黨女士以自己親身的體驗,感悟出志願服務的樂趣和充實。 2010年上海世博會後,或許大家不記得看過的哪個場館,也不記得走過的哪條道路,可是沒人會忘記"小白菜"和他們的笑容。志願者,不拘于時間、不拘于地點、更不拘于做什麼。長假期間,醫院的門診不開,急診卻開;航空鐵路、公交站點、旅遊景點、公園更要迎來全國各地的遊客。 "窩"在家里的上海市民,有條件的,可以像黨女士那樣,去醫院急診幫忙操作自助機、到地鐵自助機前教遊客使用機器購票;臨時起意的,也可像世博會的"小白菜"們一樣,在交通樞紐、景點周圍幫忙指指路。近期,"iVolunteer上海青年志願者智慧公益平台"上線,未來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後,可隨時查找周圍存在的公益活動和志願項目,體驗完全不同的志願者感受。或許,幫助別人的那一刻,你會有和黨女士一樣的感受。地鐵里,插隊搶座太"丟份"讀者來信今年"五一"期間,我到上海走親戚,幾次乘坐申城地鐵。在地鐵這個你來我往的"窗口"里,我領略到了自發禮讓座位、先上後下的文明風氣;但也"見識"了有一些人隨意插隊、車來了一哄而上等陋習。以11號線地鐵江蘇路站為例。當時江蘇路站是終點站,人流量很大。屏蔽門外,大多數乘客能自覺做到站在兩側候車,將中間下客通道留出;但總有一些人無視他人排隊,直接插到隊伍的最前面,站到了屏蔽門門口。我實在看不下去,出言勸阻;但大多數插隊者均置若罔聞。車一來,情形更有些"失控"。為了能搶到座位,許多人爭先恐後地往中間擠,往車內沖。有的人用手攔著其他人,只為自己"捷足先坐";有同伴的,甚至會用身體擋住車門,用拎包占據座位……亂哄哄的情景讓人瞠目結舌。坐幾站地鐵花不了多少時間,完全沒必要為了一個位子,如此"丟份"。"十一"長假來臨,又是乘坐地鐵的高峰期。希望乘客們自覺排隊候車、上車,這既是文明的象徵,也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江蘇遊客 何先生記者點評文明,從排隊開始本報記者 毛錦偉記者曾經參加過一個境外游旅行團,團友們上下飛機時爭先恐後,入境時又不注意排隊,遭盡了老外的白眼。而領隊就像幼兒園阿姨一樣,使勁地攔著他們,苦口婆心地教他們該如何如何。讓同在一個團的記者心裡十分不是滋味。國慶是出行、遊玩的高峰,人多了必然就會產生排隊。買票、參觀、上車、購物、拍照……幾乎一切行為都需要排隊。可總會有那麼一些人,無視先來後到、代表公平的社會秩序,將文明素養拋到腦後,總認為自己的時間最寶貴,於是想盡辦法鑽空子。其實,出門遊玩休閒,求的是心境舒適、心情愉悅。插隊,雖圖了一時之快,但難免要遭�人鄙視的目光。有的插隊者為緩解內心尷尬,往往佯裝無視,而遊玩時只能滿懷忐忑、囫圇吞棗。這麼做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所以,還不如安安心心排隊,把排隊也作為遊玩的一部分,盡情體味遊玩的樂趣。文明排隊,不是什麼難做的事。國慶出行,不妨就從排隊這個"小文明"做起。游樂場,大人不該壞規矩讀者來信我是一名母親,孩子今年4歲。我常帶兒子去離家不遠的浦東楊高中路正大生活館,裡面的"愛樂游"室內游樂場是寶寶的最愛。那裡環境優雅,設備新穎,吸引了不少家長帶孩子來玩。可人多了,場地便顯得狹小。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和玩得開心,"愛樂游"規定高峰時段每位孩子只能由一名大人陪同進入。但就有家長不自覺,偏要三四位大人一起進。還有些陪孩子學步的家長,mini storage在場地中倒退著走路,全然不顧身後有別的小朋友。有時碰撞上了,就會發生摩擦甚至衝突,或多或少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游樂場內,有不少攀爬設備,從衛生角度考慮,規定進入者一律不得穿鞋,孩子可赤腳,但大人須穿襪子。為方便沒穿襪子的家長進入,場地方在檢票口提供3元一雙的衛生襪。襪子不算貴,質量也不錯,平時也可以穿,但有些家長就是不願買,赤腳就沖進場地。成年人赤腳踩踏在兒童玩具上,個中弊端不言而喻……管理人員的制止也起不了大作用,違規者甚至振振有詞,"很快就出來了"。真心希望這種不愉快的場景,在今年的國慶長假中不會再現。浦東新區 陳女士記者點評家長影響切莫小視本報記者 馬松經常聽見有家長抱怨,"熊孩子"怎麼不聽話,怎麼不自覺,可"熊孩子"是怎麼養成的,抱怨者有沒有想過?事實上,在兒童的早期生活中,父母的言行,無形中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圖譜",這份圖譜,會潛移默化表現在孩子未來的生活中。前段時間,"家長帶小孩在地鐵車廂里隨地便溺",引得公�高度關注。而陳女士來信中表達的憂慮,其實都是對成年人該如何約束自己言行的一種考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如果父母行為不端,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可想而知。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父母就得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孩子的過程,應該也是教育自己的過程。讓"不文明"行為在自己身上終結,不僅是社會公共秩序要求所需,也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在長大之後能夠成為一個文明高尚的人,成為一個讓人尊敬、受歡迎的人。國慶出游,正是家長們向孩子展示文明素養、人格魅力的時候。為了孩子,請從自己做起。自駕游,高速路上亂停車讀者來信中秋假期發生在高速公路上的驚險一幕至今讓我後怕。三天假期里,我開車帶老人和小孩去烏鎮玩。開上申嘉湖高速後,我行駛在右邊車道,前面一輛車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突然減速,左側又有車,情急之下我只好拐進應急車道,不料前面也恰巧停著一輛車。我一腳急剎,車上的老人小孩都受驚不小。我停車下來查看情況,卻哭笑不得:停在應急車道的這輛車,車後沒有放置任何警示標誌,其實車也並無問題。只是一車人覺得這個位置風景漂亮,於是停車下客,拍照留影。我將車駛離時,從後視鏡中看到之前那輛突然減速的車,也停在了應急車道。原來也是下車拍照。回來後我對朋友說起這件事,朋友說他曾經自駕去婺源一帶看油菜花,結果在一條僅供單車通行的鄉間小道上,一輛SUV大搖大擺地停在那裡。一車人跑去田里拍照,導致他們在那裡被堵了一個多小時,還差點和當地人吵起來。如此無視交通法規和道路情況的亂停車,簡直就是假期公路上的"定時炸彈"!長寧路 謝先生記者點評讓"定時炸彈"少一點本報記者 張馳今年"十一"假期,收費公路繼續免費,自駕游又迎來高峰。除了考驗道路管理水平,自駕游也考驗著駕駛員的基本素質。交通法規明確規定,在高速公路上,除特殊車輛外,其他機動車不得進入應急車道內行駛或者停車。如果確需臨時停車,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緊急燈光示警,並在來車方向的150米之外,設置故障車警告標誌,提醒後來車輛注意安全。此外,也明確規定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機動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謝先生反映的兩種情況,都明顯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不僅給自己的安全埋下隱患,也給別人帶來了危險。自駕游勝在方便自由,但這種方便自由必須建立在遵守交通法規的基礎上。先有遵守交規的不自由,才有縱情山水的自由;先有與人方便的不方便,才有平安順暢的旅途。希望今年"十一"自駕游大軍能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多為他人著想,讓"定時炸彈"少一點。聚餐時,大聲喧嘩討人厭讀者來信國慶長假期間,很多市民選擇外出就餐。可不少飯店餐館,聚餐的親友或許因為都是自己人、很熟悉,往往特別放得開。敬酒聲、勸喝聲、"一二三"乒乒乓乓酒杯猛敲台面聲……此起彼伏。令其他食客心生厭煩,胃口大減。就以剛過去的中秋節為例,我和朋友到靜安寺附近的一家中餐館內就餐。鄰桌幾位男子情緒激昂,先為中東敘利亞戰事爭論不休,經服務員提醒,他們稍微降低了些音量。但隨著話題切換到"外高橋"等上海自貿區概念股價"一飛沖天"時,他們馬上開始集體"馬路式股評":"多方開炮啦!"、"買進就是賺進! "……和他們一起吃飯的幾個五六歲小孩,吃飽了就在大堂里追逐、打鬧,也不見他們管一管。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的陋習還被國人帶到了境外。據說,境外有些餐廳飯店在入口處專門用漢語簡化字寫上"請勿大聲喧嘩"的提示;有的還對內地遊客"單獨安排",由此引發諸多不快。其實,吃飯也要有個好環境,希望我們的飲食文化也能加入更多的文明元素。天雨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任忠伏記者點評公共場所多點優雅本報記者 張家琳節假日聚餐,能融洽關係,增進感情。但公共場合不同于家庭,當熱鬧成了吵鬧,影響到他人時,非但是有欠尊重的失禮行為,甚至會危害到他人的安全與健康。比如在公交車上和醫院內的大聲喧嘩,恐怕就會影響到司機安全行車、醫生準確診斷。事實上,"熱鬧"不是中餐的文化傳統。孔子言:"夫禮之初,始于飲食",大白話就是"講文明有禮貌從吃飯做起"。這樣的告誡,千年之後仍值得當代人努力借鑒。"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每個人的言行舉止,決定著自身在他人眼中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只有將自己的文明行為融入節日的美景中,才能悅人悅己,假期才會更加流光溢彩。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