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先達與iPhone炒賣觀察
香港很多商場的繁盛,迷你倉或多或少都有點機緣巧合,例如黃金電腦商場本來是以時裝批發為主,日後卻因電腦普及與就近鴨寮街的電子零件店舖,轉成電腦商品的集散地;信和商場則從來都是潮流玩意集散地,但也一度成為了盜版散貨中心,與附近好些細商場來了個良好的「分工」。最初由先施百貨改建而成的先達廣場,也有著類似的特性,是一個以電子產品,尤其是以手提電話為主的流行文化購物中心。但目前,先達全個商場幾乎都被同一款商品佔據,就是iPhone。這一切又得由前三代iPhone4說起。話說早年蘋果售賣較早型號的iPhone時,一來仍然是透過電話網絡經銷商為主,二來當時iPhone在市場還未出現瘋狂的需求,雖然還受一定消費者追捧,但商場內還是以售賣iPhone的水貨或二手貨為主。但自iPhone4起,當蘋果引入了網上商店預購系統,而大陸也掀起了搶購iPhone熱潮後,整個生態便徹徹底底改變了。在此我必須告解,我是在iPhone4s開始,正式加入成為「炒賣一族」;而我們也心知肚明,在先達廣場賣出的iPhone,絕大部分最終都會經由各種「地下」渠道流入國內。有道蘋果在中國不是也建立了行銷網嗎?Tim Cook也一再強調Apple將會一直靠近中國市場,那為何會有從香港訂購iPhone,再賣往內地的奇怪走向呢?這當然是和產量與需求有關:蘋果在中國國內的iPhone供應量根本滿足不了猶如洪水般的需求。對「炒賣一族」而言,首先要和別人在搶奪iPhone展開一場激烈的競爭。有鑑於IFC專賣店曾出現大量南亞裔為主的排隊黨霸佔天橋的「醜態」,目前每當新型號iPhone開賣時,都會透過不定期的網上商店開賣,以及一個每朝早定時開始的網上預約系統,將限量的iPhone派送出去。當然,賣出iPhone的途徑並不止於先達,部分商場和網上各大討論區,甚至北上深圳也是一個選擇。可是先達廣場卻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平衡:它是一眾商場中被公認為價錢最高的iPhone收買地,同時也免卻了羅湖過關被海關沒收╱網上交易被騙的風險(風險高換來的是較好的價錢),所以絕大多數人的「放機」選擇,還是先達。到現在我還記得第一次踏進先達廣場賣iPhone的情景:由地面一層開始,整個商場像變成了熱絡的期貨市場,各店舖的負責人既努力向自由行推銷各式各樣的電話,同時卻充當了iPhone的收買者。我們這班「炒賣族」要做的,就是湧往不同的店舖問價,一直問,直至問到最理想的賣出價為止。大部分收買iPhone的店舖,最終都是把收購回來的iPhone賣給一個背後的大手買家。這個大買家每天都會給各店舖一個指標性self storage收買價和收購額,至於能賺多少則靠店舖自己各顯神通。在開市之先,他們通常都會先把價錢定得低一點,然後就會視乎成功收購的數量調整售價;一旦達成當天的銷售目標,則馬上停止收購,直至第二天資金回籠重新開始。有關iPhone炒賣的有趣觀察在這裡我觀察到有趣的幾點。第一是即使大家明白到能夠獲得最佳的價錢,是把大部分的店舖全問過一次,但很多人還是基於怕麻煩、不好意思或趕時間,隨意放給一些價錢不是最好的店舖,故在先達廣場內iPhone的收買價才可出現一至兩百元差距;但他們對於買賣差額卻又有嚴謹的控制,以避免有人在商場內單靠差額買賣謀利。另外從不同型號iPhone5s售價上的差別,也可觀察到大陸人的價值觀。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金色的iPhone5s的售價是冠絕一眾顏色,高峰時售價差異可達數千元以上,而另一證據是,iPhone5s的16GB容量與32GB容量型號官方售價差距原為800元,先達的收買價差距卻曾低至100元,這代表了不少大陸人對「土豪金」的渴求。由於iPhone的供應量很大一部分是由網上訂購而來,所以它的價格周期大致上也可捉摸得到。例如在下午4時以前的價錢通常比較好,這是因為很多上班族即使收到了iPhone也還未能賣出的關係,到了下午5時後因有大量人士湧往先達賣機,價格就會直線下降;而星期日與公眾假期由於送貨暫停,在供應驟減下,價錢都會回升至一個較好的水平……等等。所以有些人曾提出所謂「Hold機」概念,就是先不要急著賣機,待等到周期的最高點才賣。當然這個做法的風險是若大陸或香港的供應量突然大幅增加,則可能遭遇大幅跌價的情況。最後想和大家討論的一個問題是,究竟為何Apple容許炒賣情況存在,以及炒家是否「不事生產」,對社會有害無益?對於蘋果來說,在供應量較少的時候提高售價,自然能獲得最高的利潤,但因應市場不停調整售價對蘋果這個大供應商來說交易成本太高,而且頻繁的價格調整亦給予消費者一個貪婪的壞印象,所以直至供應穩定之前,只得任由炒賣者賺取當中的差價。而蘋果本身其實大可僱用一班銷售員,去從事類似「炒家」的工作然後抽佣,炒家一旦成為商家的僱員,那就被歸納為銷售過程的一部分,而非「不事生產」了。本身炒賣iPhone的經驗亦讓我明白,炒家並非「無本生利」,整個過程牽涉各種技術與成本的投入;只是基於炒賣收入極不穩定,若全職進行而失利的話,隨時跌入福利網甚至成為破產一族,以及政府難以從其收入抽稅,僅此而已。文:Henryporter(博客無神論者的巴別塔作者、面書:.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迷利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