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打造會展之都目前南昌還缺什麼

"開著直升機,迷你倉將軍澳在城市上空撒錢。"這句話經常被用來形容成功的會展業帶來的效益。近年來,南昌國際汽車展覽會、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先後在南昌激情上演。這些世界性、全國性品牌展會的舉辦,有效集聚人氣、財氣、商氣,拉動旅遊、餐飲、住宿、商貿、交通等行業的發展。然而,我省的專業展館依然缺乏,會展經濟不足全國1%,與周邊省份差距明顯。"作為承接珠三角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的核心城市,南昌要搭建中西部地區與沿海對話的積極平台,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亟需做大會展產業。"相關專家表示,國際上展覽業的產業帶動係數大約為1:10,江西要實現在中部地區的崛起,打造大規模、多功能、高規格的國際會展中心,迫在眉睫。文/記者陳文秀現狀:南昌展會數量和麵積年均增兩成會展經濟是品牌經濟、人氣經濟、更是開放型經濟。南昌把打造會展名城作為提升城市活力的"核動力",以會展促發展,以會展樹形象,以會展亮名片,不斷地為南昌經濟發展注入新鮮活力。自2002年舉辦首屆金秋經貿活動月拉開會展經濟發展序幕以來,會展經濟已在南昌快速崛起的征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從螃蟹節到美食節、從紅博會到美博會,南昌會展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默默無聞到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每年舉辦的國際、國內各類展覽,無論是成交額,還是促成的國際、國內經濟合作項目都令人刮目。第八屆中國南昌金秋經貿活動月、第十八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南昌動漫活動周、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重要會展活動在昌舉辦。這些世界性、全國性品牌展會的舉辦,有效集聚了南昌市的人氣、財氣、商氣,拉動旅遊、餐飲、住宿、商貿、交通等行業的發展。記者從南昌市會展辦瞭解到,南昌市每年舉辦的會展數占全省近70%,2012年共舉辦了會展節慶活動154項,增長了18.46%;展示總面積達到142萬平方米,增長了18.33%,展會專業觀�及觀摩人數達700余萬人次。展會參展行業涉及到汽車、家裝、家具、建材、服裝、機械、醫療、工藝品等行業。南昌連續五年被評為十佳會展城市。根據南昌市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會展經濟的若干意見》,"十二五"期間,南昌每年展會數量和展會面積年均增長20%以上,"十二五"末舉辦展會數達250項以上;展出面積達250萬平方米以上;展館展示面積達15萬平方米以上。尷尬:我省會展經濟仍不足全國1% 縱向比,南昌會展經濟發展迅猛。橫向看,差距依然不小。省商務廳相關人士表示,我省會展業起步晚,在專業展館建設、展會數量、展覽公司培育、展覽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兄弟省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據瞭解,安徽省有專業展館面積60多萬平方米,每年800場各種展會,河南省展館規劃面積100多萬平方米,每年各類展會500多個。會展業基礎的落後既限制了我省會展活動的規模與效益,也影響了江西會展的形象,不利於我省品牌展會培育和發展。據統計,目前我省已建成的專業展館8個,展館面積228000平方米,其中南昌市4個,九江市1個,景德鎮市1個,宜春市(樟樹市)1個,新余市1個;規劃建設專業展館1個,吉安市計劃總投資10億元,建設現代會展中心,面積240000平方米,預計2015年投入使用。萍鄉、鷹潭、贛州、上饒市尚無專業展館。"長期以來,我省會展業缺乏統一管理,展會報批手續缺失,各部門、各地區各自為陣,會展市場較為混亂。同時,多數設區市沒有引導當地企業成立行業協會,不能較好地開展行業自律,影響我省會展業有序健康發展。"上述人士表示,由於會展業人才缺乏,專業會展公司數量少,經營辦展理念落後,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造成我省自行舉辦的展會規模小,產品單一,特色不夠鮮明,國際化程度不高,在海內外有影響力的會展數量少。202年,中國各城市會展產生的直接產值就達3543億元。這其中,北上廣深四城,不僅穩居中國會展城市的第一線,同時也是全球會展的二線城市,而我省去年相關數據不足全國1%。算賬:1 元會展投入可收益10元"如果在我這個城市開一個國際會議,就好比有一架飛機在我的頭頂上撒美元。"據說,這是一位美國市長的名言,現在人們常用它來佐證會展經濟的高效及其撩人的魅力。會展經濟,就是通過舉辦各類會議和展覽,在取得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達到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目的。通常的說法是,會展經濟本身的項目利潤率在20%以上,而連帶效應的比例大約是1:10。會展經濟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這是它得以在世界各地迅猛發展並大受青睞的重要原因。在國際上,瑞士日內瓦,德國漢諾威、慕尼黑,美國紐約,法國巴黎,英國倫敦,新加坡和我國香港等這些世界著名的"展覽城",會展業為其帶來 了難以估量的經濟繁榮。據悉,德國政府為在漢諾威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拔款70億馬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10萬個就業機會,獲得了45億馬克的稅收及145億馬克的利潤;"國際會議之都"巴黎,每年承辦300多個大型國際會議,每年庫房也能充盈7億美元;還有香港,一年的會展收入也達74億港元,同時提供了9000多個就業機會。同樣,近年來,會展在我國大部分城市已逐步形成一個產業。據統計,我國舉辦經貿展覽會的數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發展。這其中,不得不提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州交易會。從1957年誕生至今,廣交會已經成了展示中國的一張耀眼的名片,廣交會也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據廣交會的操盤手———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王志平介紹,目前廣交會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比,達到了1:13.5,遠超國際水平。2012年,廣交會對廣州GDP的直接帶動作用達329億元,而對酒店、餐飲、旅遊等領域的拉動,則不可計數。呼籲:打造高規格國際會展中心迫在眉睫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會展經濟已經被中國許多大城市列入重點發展的行業,並日益向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方向邁進。會展經濟和旅遊經濟、房地產經濟一起,並稱為新世紀三大無煙產業。業內人士認為 ,現代會展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生機和潛力,會展業如今已經成為城市與城市之間實力與形象的競爭。近年來,依托南昌國際展覽中心、江西省展演中心、江西前湖迎賓館等,統籌規劃文化、體育、商貿、娛樂、物流等配套設施,南昌市舉辦了不少會展活動,但與鄰近省會武漢、合肥、南京相比,南昌市目前的會展硬件設施仍不夠一流,管理不夠完善。這已成為制約南昌"會展經濟"發展和會展品牌打造的"瓶頸",難以適應南昌市大型的經貿活動的需要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潮流。"南昌自古以來便是'會展要津'。水、陸路交通便利,是東部沿海與內陸和西部地區緊密聯繫的要塞,中原溝通嶺南的必經之地,加上江南魚米之鄉的富庶,使之成為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具有作為區域性會展中心的先天優勢。"南昌市會展辦專家認為,尤其在今天,作為承接珠三角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的核心城市,南昌更有理由在會展產業做出突出的貢獻,搭建中西部地區與沿海對話的積極平台,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做大南昌的會展產業。省商務廳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處相關人士表示,江西要實現在中部地區的崛起,必須在開放上大做文章,要充分利用會展經濟這一現代世界經濟的新形式,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賓館酒店的服務水準,加強旅遊綜合性規劃,建立協調 發展的產業體系,提高城市人口素質。"我們要用戰略的眼光、發展的眼光,去開創會展經濟的新局面。因此,打造江西經濟新亮點———打造大規模、多功能、高規格的國際會展中心,迫在眉睫!"24小時迷你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