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深圳版
■鏈接去年年初,迷你倉出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了《2011—201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法律報告》,該報告為國內首份電商法律報告。從調查結果來看,電商企業法律糾紛類型集中在知識產權、網絡不正當競爭和行業壟斷上。同行糾紛多因不正當競爭引起調研報告顯示,在電商企業法律糾紛對象類別調研中,7.69%的企業表示為用戶與企業之間;38.46%的企業表示為企業與入駐商家、供貨商、渠道商之間;38.46%的企業表示為同行之間;15.38%的企業表示為其他。"目前電商遇到的糾紛大多集中在與入駐商家、供貨商、渠道商之間的糾紛,這類糾紛多是屬於傳統領域的合同糾紛。而電商與同行之間的糾紛多集中于因商業競爭引起的不正當競爭糾紛,如商業詆毀、攀附等行為。"傳統法律難有效化解電商糾紛 據專家介紹,目前針對電子商務引起的糾紛,大多存在無法可依、無法適用的情形,甚至難以確定一份電子商務合同究竟屬於哪種合同類型,更無法確定適用哪部法律。因此處理此類糾紛,更多是參照適用與之相近的法律法規。"電子商務糾紛所涉及的合同關係、電子支付、電子票據、電子認證、稅收、知識產權、信息安全、電子證據、侵權等,已經不是一部單純的電子商務法能夠解決的迷你倉題,傳統的法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電子商務糾紛需求。"四成多企業抱怨電商法規太複雜在電商企業法律障礙調研中,46.15%的企業表示電子商務法律規定過於複雜。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姚小娟律師認為,電子商務法律的紛繁複雜,是緣于電商經營模式千變萬化。不同的電商模式,遇到的法律問題必不相同,而將這千千萬萬不同的法律問題匯總,就使電商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不是電子商務法律規定複雜,而是電子商務法律規定尚屬空白,因此,加快電子商務糾紛的立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而專業電子商務律師對電商法律的準確把握和理解,則是電商瞭解法律、解決問題的有力臂膀。"網絡不正當競爭立法呼聲最高在電商企業對電子商務法律類別需求調研中,76.92%的企業選擇網絡不正當競爭和壟斷;76.92%的企業選擇知識產權;53.85%的企業選擇投資融資;30.77%的企業選擇電子商務行業的行政許可;46.15%的企業選擇電商稅收。律師建議,未來電子商務立法應重在解決合同問題,同時要對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稅收等法律問題進行有效規制。同時,針對目前電商企業對於法律的關注度普遍不夠的問題,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加強電子商務法律的宣傳引導。mini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