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歐洲經濟面臨長期利率上升風險 【三思而論】美聯儲減少購買資產計劃的結果,將導致歐洲長期利率上升。
本篇和下篇的主題是回顧並展望歐洲經濟。首先來看一看英國。經過大規模貨幣和財政刺激計劃,self storage英國經濟在危機之後,漸漸地走上了複蘇的軌道。然而,英國央行推動的量化寬鬆———大量購買政府債券,使預算赤字從2009年的11.3%降至2013年的6%,緊縮的步伐似乎略快了一些。因此,經濟複蘇的步伐仍然疲弱。而且,首相卡梅倫和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近年實施的政策,主要是專注于恢複公共財政方面的問題。在2012年初,當大多數歐元區國家都在經濟衰退,盡管英鎊疲弱,英國的出口並沒有顯示任何複蘇的跡象。此外,財政緊縮加之私營部門的去杠杆化,導致國內消費出現疲軟。不過,2013年英國經濟出現了轉機。在過去的幾個季度,GDP增速回升,從2012年的0.1%升至2013年的1.5%,失業率也從2012 年的8.1%回落至2013年的8%,上升的就業改善了商業和消費者信心,這給予持續衰退的經濟打了一針強心劑,的確顯示了經濟開始複蘇。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應該 強調的是,英國經濟複蘇的基礎,其實是來自于貨幣和財政政策。比如,英國央行推出的以刺激信貸增長的資金———貸款計劃;政府最近還推出了一個名為"幫助購買"(Help-to-Buy),以努力進一步加強住房市場的複蘇計劃。這些因素使我們恰恰可以預見,這種增長雖將持續到2014年,但英國未來的經濟很可能不迷利倉持續發展,並下滑潛在的危險。自美聯儲宣佈打算減少資產購買計劃後,英國利率大幅上漲。而英國央行並沒有設法通過前瞻性的指導政策,以減緩這一影響(比如,承諾利率將維持低位)。因此,具體而言,一旦美聯儲真正開始減少資產購買計劃,英國利率將進一步上調,將給市場帶來風險。事實上,多數歐元區成員國也像英國那樣,紛紛採取了緊縮政策。不過到2013年第二季度,期待已久的歐元區經濟也開始出現了增長,從2012年的-0.6%,到2013年的-0.5%,盡管增長率提高不多,但很可能持續到2014年(預計2014年為0.75%),而歐洲的政治決策將是維持增長的關鍵!如此微弱的經濟複蘇,還不足以強勁到可以改變2014年歐洲經濟的整體面。歐洲銀行體系也似乎沒有做到促進更強勁的複蘇:投放在外圍的信貸仍然在萎縮,利率依然過高。因此,經合組織(OECD)早前提醒歐洲,脆弱的歐元區銀行業,將繼續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這再一次顯示:採取適當步驟,以深化歐洲一體化的必要性!這將 涉及建立銀行業聯盟,穩固銀行體系;並加強中央債務融資,如歐洲債券系統,以消除因高利率帶來的國家主權風險。此外,美聯儲減少購買資產計劃的結果,也將導致歐洲長期利率上升。2013年的銀行利率急劇上升,給脆弱的歐元區經濟造成了衝擊,預期2014年也將如此。(作者系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顧問)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