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邵逸夫的江西情緣 三次來我省考察捐近1.57億港元辦學270所學校受益

1月7日清晨,24小時迷你倉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榮譽主席邵逸夫先生去世,享年107歲。這位�所周知的傳媒大亨和慈善家的去世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邵老與江西也有很深的情緣。記者7日獲悉,邵逸夫在江西捐資助學多年,從1989年至2012年,江西省共接收邵氏基金項目捐贈15695萬港元,270所學校接收捐贈項目。1998年至2002年,邵逸夫曾先後三次來到江西考察、遊玩,並順道瞭解當地逸夫樓和學校建設情況。多位參與接待的人員表示,邵逸夫平易近人、謙遜親和,當地送的茶葉等小禮品都會按市場價報銷,從不給當地增加接待負擔。文/李彩豔記者廖濟堂【結緣】1 9 8 9 年捐2 0 0 萬港元首建江西師大逸夫樓邵逸夫先生于1973年在香港設立了邵逸夫基金會,自1985年起與國家教育部合作,每年向內地提供巨額教育捐款,涉及圖書館、教學樓、科技樓、藝術樓、學術交流中心等。邵逸夫與江西結緣于1989年,江西師範大學老校區的逸夫樓是邵逸夫支持江西教育事業發展最早的項目,邵氏基金向江西師範大學捐贈了200萬元港幣。當時我省高等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學校規模擴大、學生人數大幅增加,對學校教學硬件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200萬元港幣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資金,同時省政府配套了120萬元人民幣,建成了5層框架結構的逸夫樓。此後逸夫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江西師大的標誌性建築。此後,邵逸夫對江西教育事業的支持越來越多。省教育廳統計,從1989年至20 12年,江西共接收邵氏基金項目捐贈15695萬港元,其中大學項目6400萬港元,中小學項目9295萬港元,接收捐贈項目學校270所。如今,"逸夫樓"幾乎遍及江西大中小學校,還有不少中小學直接以"逸夫中學"、"逸夫小學"為校名。【追憶】先後三次來贛考察從不增加當地負擔省教育廳財務處副處長劉秋生稱,199迷你倉旺角年、1998年、2002年,邵逸夫先後三次來江西,到了井岡山、廬山、龍虎山、贛州、婺源、景德鎮等地。1998年和2002年,劉秋生曾參與接待並全程陪同邵逸夫來江西考察。"邵老非常和善,沒有一點架子,和誰說話都是樂呵呵的,而且他的精神很好,根本看不出來他已經90多歲了。"劉秋生告訴記者,邵逸夫很低調,大家吃飯時 他不上大桌,而是一個人在旁邊房間的小桌就餐。劉秋生說,每次陪同邵逸夫考察的都有數十人,但邵逸夫從來不會增加當地的接待負擔。"到了一個地方後,當地會送一些茶葉、土特產等小禮品,但這些禮品都會按市價折算價錢,此外進景區的門票費、酒店住宿費、車輛油費等,也一併報銷。"鷹潭市外事僑務辦主任謝雯還記得邵逸夫、方逸華夫婦到龍虎山考察時的情景,"邵先生穿著布衣、布鞋,說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平易近人、精神很好、很幽默,稱讚龍虎山的風景秀美。"【緬懷】華東交大學生執菊花在逸夫樓前自發悼念1月7日下午3時許,華東交通大學二三十名學生自發來到該校逸夫樓門口,默默掛起寫著"邵逸夫先生您一路走好,我們感謝您!"的橫幅,黑底白字透著一絲肅 穆。學生們手執菊花,在逸夫樓前低頭默哀。默哀結束後,學生們將手中的花束認真地擺放在台階上。記者瞭解到,2009年9月,邵氏基金捐贈500萬港元給華東交通大學,�動了逸夫樓項目,該教學樓已經于2011年秋季�用。"我們平時上課、自習都在逸夫樓,我很感謝邵逸夫先生對教育事業孜孜不倦的支持,他的事跡值得我們銘記。"大二學生小劉說。更多的江西網友用"隨手拍校內逸夫樓"的方式,表達對邵逸夫先生的敬意。"記得以前我的小學就有這麼一棟逸夫樓,當時覺得特別高端、大氣,哪知背後是一位老人的慈悲之心。"網友"小黛的細小江南說"。此外,不少網友表示,"我從小學到大學,學校里都有一座逸夫樓。""逸夫樓伴隨著我們長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樓。"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