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實現手機套餐流量跨月使用 三大運營商季度產品均已上線本報訊 (記者徐晶卉)三大運營商對於"手機上網套餐流量月底清零"的執著在"松口"半年後終於在上海落地見效,
mini storage實現流量季度計費。記者昨天從市消保委確認,自本月起,上海已經實現手機流量季度計費方式全覆蓋。截止到1月6日,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運營商的季度流量產品均已上線。記者瞭解到,移動和聯通的季度包方案大致相同,新推的季度包產品折算下來的每月資費與月度包產品資費相同,比如中國移動推出的30元季度包(210兆)和60元季度包(450兆)分別對應原本的10元月度包和20元月度包,超過3個月後流量不再自動順延。而電信則推出了10元、20
迷你倉、30元的"天翼流量卡",分別對應60兆、150兆和300兆的流量,在90天的有效期內可無限疊加。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量消費者會出現"上一個月流量用不完,下一個月流量不夠用"的情況,手機流量套餐的計費周期越短,均衡性就越差,三大運營商的季度套餐使收費模式更人性化,意味著消費者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去年7月,市消保委組織開展了全市範圍的信息消費問卷調查,"手機流量按月計費、過期作廢"的合理性問題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激烈討論。此後,市消保委會同市通管局多次與相關電信運營商進行溝通,去年8月20日,移動、電信、聯通三家電信運營商公開承諾,將推出以季度為計費周期的手機上網流量套餐。
文件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