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翻轉學習
深圳市南山實驗學校的老師們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迷你倉透過學校架設的雲端技術,將精心設計的教學影片上載到學校雲端教學平台中。上課前的課室,同學們正在透過校內無線網絡,利用各自的流動裝置,反覆觀看老師預先錄製的教學影片。課堂內,學生以四人為小組進行小組學習,就已預習的影片內容進行討論和對話,老師遊走各組聆聽小組的討論,適時提出一些討論和思考的方向,發展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或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和觀察,開展實踐性的學習。課堂後段,同學在平版電腦上完成作業,老師利用雲端技術收集的資訊,即時掌握班內各同學作業的結果,適時與同學進行分析討論,及時解決同學未能掌握的知識點。一場"翻轉學習"的教育改革,正在南山實驗學校內悄然展開。所謂"翻轉學習"(Flipped Learning),就是利用科技的輔助,教師預先因應課程的規劃和教學的進度製作教學影片,同學在上課前利用互聯網進行預習。課堂上,教師則以分組的方式,就學生預先所學進行討論、實驗和完成作業。鄰近的中國台灣,高等教育亦在開展"翻轉學習"的教育改革。台大電機系的葉丙成副教授是台灣第一批把課程放上MOOC(大規模網絡公開課程)平台的教授之一。葉教授要求學生上課前上網看影片預習,上課時間主要用作與學生討論問題、進行個別指導。事實上,類似的MOOC課程早在美國盛行,著名的包括由Salman Khan創立,Bill Gate和Google等mini storage助成立的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翻轉學習"模式源於○七年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起初是兩位化學老師為瞭解決學生缺課的問題,使用熒幕擷取軟體錄製簡報與講解旁白短片,並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缺課的學生自行上網學習。後來發現此一方式不僅使缺課的同學返回學校,其他同學的學習亦有所進步,從而進一步摸索出一套"以學生自影片講解預習,課堂內設計大量互動時間,並替實驗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學生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翻轉學習"改變了上課教師講授知識,同學在課堂學習知識,課後完成作業此類傳統教學的順序,使課堂成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對話的互助式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平台;課堂以外以預習取代作業,學生知識的學習從課堂內的四十分鐘大幅擴展至課堂外的任何時間,被動式的課後作業轉變為互動式的即時回饋,學習的成效得以大大提高。互聯網等資訊科技的發展加速了全球化的程度,知識和能力的習得早已跳出了學校、課堂、教科書等單一環境。個別化的、沒有時空限制的學習早已盛行。筆者最近學習煮飯做菜、太太學習毛冷編織,早已放棄報讀固定課程的方式,轉而在YouTube上隨時隨地輸入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的菜譜和煮法,不但可反覆重播,更可集多條教學短片的精華,融會貫通。"翻轉學習"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必然產物,廣大的教師同仁大可嘗試瞭解箇中理念和方式,在課堂中試驗成效。黃逸恆self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