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有心就能做到更好

剛剛跨進2014年,儲存內地的春運大戲就悄然拉開帷幕。購票難,尤其是購火車票難的局面,料定還會重現,儘管中國有了高鐵,並且有了超過10萬公里的鐵路營運里程,但在幅員遼闊的土地上,龐大的人口短期內集中遷徙,這的確是個世界性難題。1月4日,央視直播上海至成都K696次網絡售票現場,巨大的需求在網絡上形成黑洞般的引力,僅2分鐘時間,數千張火車票即在網上「消失」。 改變,為了更公平 互聯網讓購票者與售票者直接互動,減少了可能出現腐敗的中間層。利用漸已普及的網絡終端,將購票環節扁平化,這讓忍飢挨凍的排隊購票者少了,也讓車站廣場上遊蕩的黃牛黨少了。這樣的改變,更讓沒有任何門道的普通百姓,在溫暖的臥室�,呷啜熱茶間,從電腦�刷得一張過年回家的火車票的圖景,成為可能。這在幾年前,絕對是無法想像的事情。不得不說,快速推出網絡售票是鐵路部門順應時代發展,有心有為的一個進步。 改變與進步,常常不被理解,甚至成為固步自封者攻擊的對象。全國唯一的鐵路訂票官網———鐵路12306網站日前將靜態的驗證碼變成不斷搖動的彩色動態驗證碼,被不少人吐槽,指「看不清」、「很吭爹」。但鮮有人會去思考:受此改變衝擊最大的,顯然是破壞公平原則的搶票軟件和網上的黃牛黨。 此外,鐵路部門依然保留著傳統的票房售票,以及面向大型企業的團迷你倉售票模式。網絡售票不是唯一的購票管道,無論是飽受詬病的動態驗證碼,還是網絡售票本身,它都只是在尋求購票環節上的相對公平。售票渠道探索式的改變,並不能「包治百病」,它解決不了節日交通供需嚴重失衡的問題。 改變,儘管不完美 儘管這種售票方式並不完美,存在許多瑕疵,還有改進空間,但這遠比漠視新生事物,瀆職不作為的因循守舊強上百倍。鋪天蓋地地批評,正說明鐵路交通對於中國民眾出行的重要性,也折射出中國鐵路服務水平亟需提升的現實。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沒有改變的勇氣和魄力,何來長治久安?沒有試錯糾錯的陣痛過程,哪會到達幸福的彼岸?任何成功的改革、變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付出代價,積極的改變是唯一的途經,墨守成規只能是一事無成。 顯而易見,鐵道部門尋求購票公平的努力並未停止,就在4日,12306網站負責人通過媒體發聲:根據網民和旅客的建議,12306網站已對驗證碼進行優化調整,將動態驗證碼更換為增加底紋或干擾線的新版靜態驗證碼,既大幅降低了旅客的識別難度,同時也對打破公平的自動識別軟件進行了有效防控。 任何技術層面的難點都不是問題,關鍵在「有心」,在於民祉之心,在於敏行之心。手握公權的政府部門如此,眾口爍金的諫言民眾亦然,若大家都有一顆強國富民的「心」,又有什麼事情不能做到更好呢?self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