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美國竊聽30余國領導人包括直線電話、傳真、家庭電話及手機

英國《衛報》24日援引美國"棱鏡"情報監視項目曝光者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文件披露,儲存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35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同一天,被美方監視活動激怒的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提出,與美國達成"無間諜"協議,承諾互不監控。"受害者"�斯諾登提供的一份備忘錄顯示,一名美國政府官員向國安局提供200多個電話號碼,包括35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電話,這些號碼立即被國安局用于監聽。按照這份機密備忘錄,國安局借助美國政府官員的配合,可能獲得他國政治或軍事領導人的多項聯繫方式,包括直線電話、傳真、家庭電話和手機。備忘錄沒有提及受監聽領導人的姓名。媒體先前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和墨西哥總統恩里克·培尼亞·涅托都可能在"受害者"之列。這份備忘錄題為《客戶能幫助"電波情報指揮部"獲得目標電話號碼》,2006年10月26日發送給國安局下屬機構"電波情報指揮部"的職員。標題中所謂"客戶"指美國政府各"情報消費"部門,包括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通力協作"這份備忘錄顯示,美國監聽其他國家領導人電話已成"常規活動",而且並非單獨"作案",而是與美國政府其他部門協作。按照備忘錄,國安局積極推動美國政府各"情報消費"部門與其共享"聯絡簿",以使得國安局可以把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電話號碼錄入監聽系統。備忘錄以那名提供200多個電話號碼的美國政府官員為例,闡釋"共享聯絡簿"如何幫助國安局監聽。文中說,200個號碼中的大多數可以通過公開方式獲取,但其中至少43個電話號碼對於情報部門而言是"新鮮貨"。另外,國安局通過監聽那43個號碼,獲得更多"未知"電話。備忘錄顯示,一些政府部門有時會自發向國安局提供海外通信網絡信息,受到"電波情報指揮部"歡迎。"沒有間諜"最新曝迷你倉的美國情報監視活動惹怒歐洲盟友,牽扯入竊聽風波的德國總理默克爾24日提出,和法國一起推動今年年底與美國達成"無間諜"協議。默克爾當天在與歐盟其他領導人會晤後說,作為美國在歐盟最緊密的盟友,美國必須停止對德國和法國的間諜行動。她說,德法將尋求與美國就情報部門合作達成"相互理解……這意味著(設立)相關(情報)部門合作的框架。德國和法國已經牽頭,其他(歐盟)成員國可以加入"。這類協議並非沒有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延續二戰中情報合作組織"五眼聯盟",各國互不監控並分享情報。一些分析師解讀,盡管美國和德國現在關係緊密,但按照傳統,美國不願意與更多盟國達成類似協議。(新華社供本報特稿)新聞鏈接■美緣何竊聽盟友?美國情報機構23日被曝涉嫌監聽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移動電話,在歐洲聯盟引起軒然大波。包括德國在內,歐盟被視作美國最親密盟友之一,卻接連發生成員國領導人遭竊聽、普通民�電話遭錄音等丑聞,外界不禁追問:美國緣何要竊聽盟友?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數月前曝光"棱鏡門"監視項目,讓美國國安局成為�矢之的。那時,媒體聚焦的美國國安局所涉監視項目主要目的是"發現並阻止恐怖分子",途徑為監視數以百萬計他國民�的電子郵件等隱私信息。如今,顯然沒有參與恐怖主義的德國成為美情報機構竊聽對象,讓斯諾登先前曝料中被外界所忽視的另一信息重新成為焦點,即美國國安局獲得授權,能從事"發現並阻止恐怖分子"以外目的的監視活動,包括攔截他國領導人或外交官的通信記錄。美聯社解讀,即使是作為美國盟友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不會與美國人共享所有想法,但她所作的決定可能對美國外交、國防和對外經濟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因而具備價值。(據新華社供本報特稿)儲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