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創新科技嘉年華 發掘年輕發明家 巧製電子「兵馬俑」研創藍牙遊覽車
科技激發創意,迷你倉科學發明連繫生活,Elsie知道,「創新科技嘉年華2013」下月將展出六十多間機構的創新科技發明和科研成果,其中兩件展品剛奪得「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2013」香港區選拔賽的冠軍和季軍,分別是「增強實景兵馬俑天下太平」和「吳哥窟的機械人導遊」,兩件發明品由中學生及大專生研發,以巧妙心思和科學知識,重新演繹世界文化遺產。部分作品入國際賽「創新科技嘉年華2013」將有逾六十個展館或攤位,展出來自本地大學、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創新科技發明及科研成果,重點展出本港學生於科學比賽得獎的發明品,Elsie知道,展品中有剛獲得「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香港區選拔賽的冠軍作品「增強實景兵馬俑天下太平(兵馬俑)」和季軍作品「吳哥窟的機械人導遊」,兩件得獎作品均由香港機械人學院的學員研發,他們準備出戰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國際賽。「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2013」的題目為世界文化遺產,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二年級生陳定國和荃灣聖芳濟中學中五級生佘浚謙就以「兵馬俑」為主題,兩人同Elsie講,「我們花五個月時間製作這結合機械和多媒體技術的遊戲,以此推廣在一九八七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兵馬俑坑,兵馬俑坑代表統一中國的秦代,展示當時的軍事技術、政治形勢,也是當時的藝術和科學水平的證據,我們希望通過此發明讓人明白它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價值,並加以保護這文化遺產。」靈感來自地道遊戲「兵馬俑」有戰爭的含意,兩位學生特意加入香港地道遊戲「天下太平」增添趣味,浚謙解釋,「遊戲的模式修改自香港中、小學流行的遊戲——天下太平,兩位玩家各有一座以機械控制天下太平四字和三支旗幟的軍營建築。然後玩家在系統輸入已選擇的『包、剪、�』,勝方可選擇增加更多兵馬俑或攻打對手。如果選擇增加兵馬俑,場地中間的機械裝置會派發一張印有圖案的卡,每種圖案代表一種兵馬俑包括騎兵俑、將軍俑、武士俑和跪射俑。」他續稱,遊戲開始時玩家需要把卡放到自己的營地上。裝置在場上的攝像頭會一直把影像拍下,交由電腦實時追蹤卡上的圖案並以「增強實景儲存倉技術的模式,把各種兵馬俑的相片顯示在卡上。如果選擇攻打對手,玩家可選擇想攻擊的兵馬俑,電腦會在增強實景的畫面上顯示攻擊的動畫,而一次攻擊的結果是按兵馬俑的軍階而定的。遊戲結束後會以一輛馬車來宣布結果。」Elsie最喜歡該馬車的設計,學生參考秦代由兩匹馬拉動的戰車,車上有可活動的持鞭車伕和連接兩個馬達的旗幟。馬車會在收到遊戲完結的訊號時駛到場上並以旗幟指示勝利一方,浚謙稱,這輛馬車使用了Theo Jansen設計的著名仿生機械StrandBeest7的步行結構來安裝在馬匹上,每匹馬上使用兩層,使它們能擁有較佳的行走性能。機械人導遊吳哥窟季軍作品「吳哥窟的機械人導遊」由初中生楊嘉然、吳頌曦和林子朗研發。林子朗笑言,「早前我的父母到吳哥窟旅遊,我看過他們的相片後,發現那裡的景色很宏偉,也配合比賽的主題,故此我們想到利用機械人設計,帶領大眾遊覽由積木組成的吳哥窟模型,讓人們見識那�的歷史和建築物。是次發明用了各式的軟、硬零件,除了大會指定的NXT,還有超聲波感應器、角度感應器、促動器等,推動各建築物的移動,並用藍牙控制遊覽車的方向。」整個旅程分為三個景點,分別是女皇宮,其次是古皇宮,最後小吳哥,而每個景點也有「小機關」好像古皇宮中有積木人仔在殿中跳舞,他們慶賀宮殿的建成,而小吳哥更有戰爭、爆破的特效,子朗表示,「為了重演吳哥窟被暹羅入侵的情景,我們用摩打拉動代表暹羅軍的人仔,當人仔進軍到小吳哥時,它們會碰到接觸感應器,把訊息傳送到微型電腦,同時開�Led紅燈和噴濕機,營造火燒、煙霧的效果。」他續說,「小吳哥用最多的零件,同時要在活動式平台上,完成多樣效果,設計難度甚高,我們也試過失敗,因結構不穩而倒塌,導致零件損耗,花了不少人力物力重建,另外我們花最多時間做資料搜集,因要仔細研究吳哥窟的建築特色。」Elsie提提大家,創新科技署舉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13」將於十一月二日至十日假香港科學園舉行,讀者屆時可一睹由學生精心設計的得獎作品。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迷你倉最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