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7·21”暴雨這一年:利益博弈考驗政府治洪智慧

作者:本報記者閔雲霄通往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風景區的一處路橋在"7·21"特大暴雨中被沖毀。災害發生一年來,迷你倉價錢如何在扶持產業與防止災害之間找到平衡點考驗著當地政府的智慧。CNS供圖7月15日零時,北京發佈暴雨黃色預警:預計未來6小時北京將有大到暴雨;山區及部分淺山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須注意防範。其時,北京北部、西部已出現明顯降水。過去一周,人們在悶熱的空氣中度過。時光回溯至一年前———2012年7月21日,北京一場特大暴雨奪走了77人的生命,此番大雨再次"不請自來",勾起了人們悲情的記憶。連日來,多地強降雨天氣引發的次生災害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江堰市山體滑坡造成43人遇難,失蹤和失去聯繫118人。目前,現場搜救仍未停止。阿壩州多點山洪泥石流造成16人死亡、20人失蹤、34人受傷。陝西、山西等地也出現不同程度傷亡。入汛以來,《中國企業報》記者對去年暴雨過後曾採訪過的京郊村莊再度回訪發現,北京防汛形勢仍存隱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在這裡適用嗎?現場目擊違建仍然隨處可見作為北京"7·21"特大暴雨重災區之一,北京房山十渡景區遭遇了巨大衝擊,許多農家樂屋舍被洪水卷走,損失慘重。建在水上的娛樂設施,曾在去年的暴雨中阻礙行洪。災後,十渡鎮政府下發文件,要求拒馬河沿河而建、影響行洪的旅遊設施"一律拆除"。但是《中國企業報》記者回訪發現,十渡景區拆除行洪障礙工作未能切實執行,防洪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讓位於景區修復,扶持旅遊與拆除違建令當地政府左右為難。很多農莊的開發戶認為,既然政府讓搞農家樂,就應該允許建房和開設娛樂項目,"不讓建房,客人來了坐的地方都沒有,怎麼搞旅遊?"7月13日,十渡景區一農家院內,一排違建平房在河堤上重新整修,包括一間餐廳和20余間客房的建築嶄新漂亮。農家院老闆張軍(化名)說,一場大雨,自己損失了100多萬元,今年重建又花了60多萬元。"暴雨之前,在河道邊和河道里建娛樂設施,少有政府部門阻攔,從去年8月之後,沿河灘建房搞旅遊的很多農家樂,都收到政府下發的拆除通知。"張軍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整個村里本就稀少的耕地幾乎被開發殆盡,旅遊業成了唯一求生的門路。"去年的洪水只給張軍留下房頂上的幾個太陽能熱水器。屋里的冰箱、板凳幾乎全被沖走,剩下過水的電視機,當廢品賣了幾十元。十渡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說,十渡地處山區,主要依靠旅遊支撐,如果把河灘上的建築、游樂設施統統拆除,老百姓就沒飯吃了。十渡鎮官方資料顯示,"7·21"特大暴雨後,依賴旅遊業生存發展的十渡景區損失嚴重。目前,經過緊張重建,19家A級景區已有18家恢複營業,住宿業和民俗旅遊村現在已恢複正常接待能力。去年,豐台河西地區的九子河出現3處滑坡,小清河、蟒牛河都發生了"水漫金山"的情況。時隔近一年,在去年發生河水漫溢的地方,還有不少攔路虎占據著河道。據豐台區水務局局長劉權來介紹,"7·21"特大暴雨對河西地區造成重大影響,河道內阻水障礙物是造成部分地區洪災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從去年10月份開始,豐台區全面展開河道清障,對13條區管河道、21條鄉鎮管河道進行排查,共排查出607處行洪障礙物,目前清除完成率近97%,但仍有20余處洪障物目前尚未清除。房山區地勢東高西低,西北部的山區占全區面積的2/3,東南部為沖積平原,境內大小河流13條。穿過多個村莊的夾括河,全長17.3公里,洪水咆哮著向下游奔去,在東南章村村口,洪水退後形成一個大水坑。去年在這裡撈起了6具尸體。企業境遇部分企業主外出打工通過走訪調查《中國企業報》記者發現,在房山區十渡、北車營等重災區,盡管經過了一年的恢複,但現狀仍不樂觀,一些企業主因無力重建而開始轉型甚至是放棄。"這一帶外來的企業少,一般都是當地村民一戶或者幾戶湊錢開辦企業,規模都不大。"北車營一位經營砂石廠的榮姓企業迷你倉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這邊靠山吃山,經營砂石廠、磚廠等基礎建材業的企業較多。""去年泥石流把我們廠的原料、設備以及廠房破壞得幹乾淨淨,什麼也沒有留下。"上述榮姓企業主表示,"我們是小本經營,這種程度的破壞對我們來說承受不起,也沒有能力重建。所以我現在只能捨棄之前的砂石廠,看看能不能幹些別的。"有知情者告訴記者,由於多數受災企業規模很小,在遭到天災破壞後也無力重建,甚至有很多當地企業主為謀生計開始外出打工。"今年的雨也不小,不知道有沒有去年'7·21'那樣的暴雨了。以前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7·21'好好給我們上了一課,現在寧可不幹也不能再隨便開廠了。"一位受損磚廠的企業主向記者表示。雖然損失巨大並且恢複艱難,但"7·21"特大暴雨之後,上述地區的防災意識開始加強。"相關部門已經組織人清理並加固了排水道,並有專人在汛期巡查,這樣的做法讓我們放心了不少。"一位當地的企業主向記者表示。房山區燕山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畢春鵬介紹,特大暴雨給燕山地區企業帶來了巨大損失。各企業廠房、庫房、設備、原料、產成品等有不同程度的損毀。目前,燕山地區34家受損企業共計損失金額24868.2萬元,其中工業企業受災最為嚴重,地區27家受損的工業企業受損金額達到24532.7萬元,損失產值16426.5萬元。"7·21"特大暴雨,使房山區內一些企業遭受了嚴重損失。房山區地稅局就此表示,受災企業可享受的減免稅收優惠,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對遭受自然災害的企業,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損失,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產業布局行洪區未見根本轉變《中國企業報》記者沿著行洪區夾括河走訪,在新街村、婁子水村等河段都看到,沿岸至少有上百家石材加工企業聚集,沿河兩岸都堆積著體積不等的廢料石塊等,仍然有企業將碎石丟進了河道里,擋住了水的去處。多家石材加工廠的老闆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這些企業最早的已經開辦10多年,一年的收益大約在四五十萬元。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些企業為了節約運輸成本,就把石塊到處亂丟,"完全不顧他人的死活,只顧自己的利益。"歷史上,房山的大青石就很有名,房山全區還有儲量100億立方米的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等,"國寶"漢白玉儲量和質量全國第一,儲量約80萬立方米。《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得知,石材曾經一度是房山的支柱產業。據房山區水務局水政監察科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采砂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興起,最初集中在永定河段,1998年遭遇禁采後轉向拒馬河。采砂主要集中在斷流區,其中張坊鎮的斷流長度達到了5公里左右。"一年比一年窄,如果每年都漲水就不敢侵佔(河道)了。"一位村民如是說。房山區常務副區長李江也認為,地形複雜和上游泄洪等多種因素造成山區丘陵地帶山洪和泥石流爆發。另外,房山還有總儲量達21億噸的原煤,為"京西煤倉"之一。這場意料之外的暴雨卻凸顯了房山區意料之內的地質災害隱情。北京市地質研究所李長偉2005年寫就的論文《北京市房山區地質災害分佈特徵及防治》曾介紹,由於地質結構構造、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和人類不適當的經濟活動等,在房山地區常引起顯著的地質災害。據國土部門統計,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突發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約為1870平方公里。具體到房山區,潛在危險涉及鄉鎮是全市最多的,有12個;突發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00個,其中崩塌48個、泥石流27個、地面塌陷14個等。受威脅戶數涉及1335戶,4564人。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的數據顯示,房山區因采礦造成的採空區約為14平方公里。採空區的百姓按理應該搬遷,但因為沒錢而只能放棄。(本報記者郝帥、實習生劉軍對本文亦有貢獻)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