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河北“中國最大民間博物館”引爭議 被指山寨

許青天 繪  號稱"中國最大民間博物館"的河北衡水冀州冀寶齋博物館,自存倉在"奇葩"與"毀三觀"這兩個網絡時代充滿調侃戲謔的詞匯裹挾下一炮走紅。一篇熱門網帖讓無數網友 "笑出眼淚"……向來門庭冷落的博物館,記者蜂擁而至,前些天去"開眼界"的人也明顯多了起來。  館方收穫了驚喜,副館長邵寶明對記者坦言:"博物館就是給人看的,出名了好啊!當初開館時我們請了很多媒體,都沒出名,如今媒體潮水般湧來,我們真心感謝,換之前我們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而博物館所獲"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衡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第三批"省級科普基地"、國家AAA旅遊景區的資格遭受質疑。前幾天冀寶齋被要求閉館整頓,牌匾摘除。或受此事影響,近日國家文物局全面開展了民辦博物館的規範化建設評估工作。  看上去,一場風波暫平。圍觀者們對一家"山寨博物館"嘲笑斥責、憤憤不平,似乎最終取得了"勝利"。  但昨天風波再起:網上出現一份"中藏網"的嚴正聲明,稱冀寶齋博物館被人"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誹謗",並在該網論壇公告 "中藏網鑒定委員會和冀寶齋博物館將邀請全國瓷器鑒定專家對冀寶齋博物館被質疑的展品進行公開鑒定、現場辯論",時間是明後天。顛覆常識的藏品  確實,這裡的藏品,超乎想象——  文物界素有唐三彩、明五彩之公論,但有誰見過"唐五彩"?"三英戰呂布"為民�熟悉,有誰見過"三英戰趙雲"?又有誰見過穿著旗袍、公母分明的陶瓷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釵是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塑造的形象,但在曹雪芹之前的雍正年代,就製造出"金陵十二釵"?  這座博物館位於冀州市,由當地頗具實力的"明星村"二鋪村斥資6000萬元興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主體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整個博物館及藏品屬村集體所有,2010年7月正式開館。  在場館竣工前,藏品展覽一直在二鋪村辦公樓中辟出一層,館長是1970年起就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王宗泉。  前些年,參觀者多是附近居民,還有些中小學生;而今,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參觀重點放在"挑毛病"上。  一口"三英戰趙雲葵口盤",有人驚呼:"誰從中作梗將劉備幾兄弟離間翻臉了?"  一套盤是"明永樂年間"的,盤中所繪圖案是水滸一百單八將,保存非常好。有收藏家說:"如果是真的,那便是無價國寶。但湊齊108個明代盤子幾乎是不大可能的。"  有一口繪有金陵十二釵的大缸落款 "大清雍正年制",那時,《紅樓夢》尚未成書。  關注度最高的莫過於"鬼穀子組團下山"的系列主題陶瓷。展廳中不僅有"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還有"元綠釉黑彩鬼穀子下山罐",甚至還有"元五彩鬼穀子下山大盤"……要知道,2005年倫敦某拍賣會上,"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拍出了1400萬英鎊,加傭金折合人民幣2.3億元,專家斷言"世上再無鬼穀子"。"如果這些是真品,累計價值超過20億元了。鬼穀子組團雲游到此了?被冀寶齋一網打盡了?"幾位唐山口音的收藏愛好者看完便捧腹大笑。  館里有6套十二生肖陶瓷,最近年代標注為"元代",最古老的,則是"商代";最震撼的是,其中一些雕塑,身穿著油亮的旗袍,還有個別的"羊",儼然是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造型……幾位自稱不懂陶瓷的石家莊大學生專程來看看熱鬧,邊看邊拍不忘發微博,"幾套羊應該這幾年才造的吧,"一位女學生告訴記者,"我們不去較真它是什麼年代的,覺得挺好看。"  值班的博物館總顧問魏英俊稱:展出的2000多件精品是從該館4萬多件藏品挑出;該館有幾十件"元青花",其數量之多、檔次之高,全國聞名。  普通人聽聞過"唐三彩"陶器,而此館藏還有元五彩、唐五彩、晉五彩、漢五彩以及"黃帝年制"的五彩……果然"顛覆歷史"。真假之辯  原以為沒必要辯論。  但對於"三英戰趙雲",副館長邵寶明一本正經地說:"多數人沒文化。《三國演義》是戲說,而陳壽《三國誌》中確有三英戰趙雲的記載,後來趙雲棄舊主,轉投劉備。"  關於 "紅樓夢十二釵",館方也不屑一顧:"曹雪芹寫《紅樓夢》,也是依據早有流傳的故事寫的,雍正年間,確信已有十二釵。"  館長王宗泉斬釘截鐵表示:"展出的都是經我鑒定的真品。假的我展出幹嗎?誰說是假的,他給我製作一件去?我願高價收購。"魏英俊不無憤慨:"這些東西既然在這裡展示了,又是我們花費心血收集來的,參觀者理應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邵寶明則補充:"即使那些假的,也是好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成為文物的。"  有記者採訪了河北省文物鑒定中心研究員、古陶瓷鑒定專家穆青,他曾在冀寶齋開館前,參與其藏品鑒定。"在館長王宗泉的辦公室和庫房放的東西沒有真的,都是現代新仿品。"此類"藏品",市面上有得是,要多少有多少。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表示看過冀寶齋的展品,"那些元青花沒有真的"。  但冀寶齋博物館自稱元青花的數量比全世界的總量還多,並固執地表示:官方不認,我們自己認。  副館長邵寶明的邏輯是:我們不迷信專家,即便故宮專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誰都不能保證每個博物館里的每件藏品都是真的,但我肯定冀寶齋博物館里的真品數量要遠大於�品。至於"那些明顯荒誕的藏品,如黃帝年間製造的瓷器,我們不是連起碼的常識都沒有,但既然器物上面這麼寫著,我們就標注出來,讓人們去思考為什麼上面這麼寫?這是哪些人製作的?他的動機是什麼?"……  王宗泉自認是國內公認的瓷器收藏家,2006年11月,他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元代瓷器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不少專家,而他是"唯一一個從黃土地上走來的農民",在他看來,"村級博物館參加國際研討會,農民收藏家登上國際學術講壇,絕無僅有"。  或許是因為對"農民專家"的自豪,王宗泉向來不屑于質疑聲:"真假誰說了算?哪個算是專家?文物又不是當代人造的,哪來的專家?"他為此還專門寫了篇文章,闡述"收藏界的誤區",包括"故宮有的藏品民間再有了就是假的"、"故宮沒有的藏品,民間不可能再有"、"專家沒見過的東西就是假的"、"多了的就是假的"……  而據記者瞭解,冀寶齋館方熱衷于請專家來品評。至少,在博物館對外的宣傳中,曾提及一系列專家"親臨鑒賞",並"肯定讚揚";但實際上,這些專家對藏品真偽似鮮有表態。"照單全收式"買文物  67歲的邵寶明管長自己1歲的王宗泉叫"頭"。  上世紀80年代初,兩人去省城開會,正巧住一個房間,文史愛好者邵寶明被這位"計劃建博物館"的村支書打動,放棄自己在家鄉的買賣,去了二鋪村,協助王宗泉收藏文物。  王宗泉向記者回憶,30年來收集這些器物究竟花了多少錢自己也不大記得了:"少的每件幾十元,多的每件千八百元,總共也就2000多萬吧。"  他從不到文物市場收購,而主要從老百姓迷你倉新蒲崗上收。  很快,"王宗泉收古董要建博物館"的消息不脛而走,方圓百里的群�帶著各式各樣的家藏古董蜂擁而至。對於百姓帶來的藏品,王宗泉基本上是照單全收。沒幾年,壇壇罐罐裝滿了好幾間辦公室。  邵寶明認為,"甭管真假收了再說"總是要比"甄別一番漏掉真品"更讓人放心。冀州向來崇文重博,周邊很多村子都是收藏村,古董不少。而且,他們自認趕上了收藏的黃金年代,上世紀90年代,全國上下到處都在大興土木,挖地造樓,古董也就出來了。  不久,尋遍官窯遺跡的3人,帶著不斷增加的藏品及信心,跑到北京去等待更大的收穫。"那些年,有人挖到東西'第一反應'就是抱到了故宮,故宮的專家要麼不信、要麼不敢信,而且還要問人家傳承何處什麼的。人家是工人農民,從地里刨出來,哪裡懂得什麼是傳承?總之很多人抱進去又抱出來。於是,我們就'趁虛而入'開始收他們的東西。"邵寶明很有成就感,"久而久之,我們'冀寶齋'在收藏界無人不知,全國各地主動來送寶物的人絡繹不絕。"  2000年以後,他們收藏就少了,"第一是假貨太多,第二是價格太高,我們幾乎買不起了。"邵寶明說。據知情人士透露,冀寶齋現在還在收東西,很多人都是"慕名送來"的。  王宗泉承認,自己前10年收的東西或許有�品,坊間曾賜予其"拿著真錢買假貨的老王"之稱;但10年後的王宗泉,在收藏界已是名聲赫赫了,多次入選"國內十大民間收藏家"。  有10多年,王宗泉四處跑,去了多次景德鎮,跑遍了全國各大博物館,參加各類拍賣會,常與專業人士探討,請同行們鑒評,參閱各類相關著述研究比照,與古董小販席地而談。邵寶明認為,這之後,王宗泉已經是專家級的收藏家了,藏品多數應屬"真品",很多為"孤品"。"文化產業"和"旅遊名片"  二鋪村這座民間博物館,已是當地最亮麗的文化名片。  在博物館落成時,有致辭稱:"冀寶齋博物館,既是'三年大變樣'重點工程,也是'九州之首'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展示冀州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開創了冀州文化建設新的里程碑。它的開館也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也將在更高層次上提升'九州之首'的文化影響力與知名度。"  "沒有我們博物館,你知道冀州嗎?"王宗泉反問記者,"各級領導來衡水、來冀州,我們這都是必到之處。"  在王宗泉看來,這是件長面子的事。之前,二鋪村的主要產業是暖氣片和房地產,還有"小打小鬧"、"不長久"的加工製造業,相比之下,"文化旅遊項目才是鐵飯碗"。  在這個富裕的村莊里,王宗泉一直是說一不二的"家長式人物",該村的發展深深打上他個人烙印。  在一些人看來,王宗泉是位有眼光的人。  30年前,衡水湖西南角大堤外,原是冀州新老城區接合部處一塊沉睡多年的荒灘,平常蒿草過膝、蛇行鼠竄;但王宗泉認為這是"風水寶地","如果把它建成一座供人們遊玩賞景的去處,必有商機"。當時大部分人並不支持,質疑聲集中于:農民建公園做什麼?村里有廠子,為什麼不用錢擴大再生產?  "錢分給你們馬上就花了,建成個東西才長久受益。"王宗泉力排�議。  雖然一拖再拖,但項目還是實施了,1992年二鋪村斥1200萬元巨資開建公園,圍繞竹林寺擴充景區,並定名為:靈秀山莊旅遊景區。村子開始重點發展旅遊業。景區如今已開放20年,並被評為河北省3A旅遊景區、河北省旅遊定點接待單位。1994年,王宗泉請來明星大腕,在靈秀山莊拍古裝電視連續劇,宣傳"文化軟實力","讓世人更多地瞭解冀州悠久綿長的古老歷史"。  同樣為了"宣傳當地文化",比靈秀山莊更"大手筆"的,便是"冀寶齋"博物館。  有人懷疑過此類民間博物館的動機。收藏家馬未都認為:"國內幾乎各省市都有冀寶齋這樣的山寨博物館,且大部分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蓋一個假博物館,然後跟政府換土地資源。現在博物館成為社會的香餑餑了,政府也不一定懂。而且越是假的博物館,規模還越大。"對此,王宗泉笑言,冀寶齋不是"馬未都說的那回事":"我們村里自己的地,自己的資金,博物館是集體資產。"  2010年冀寶齋博物館落成時,已是冀州市區標誌性建築:通天大方柱挺拔到頂,外牆掛麵全部是青灰色天然大理石。博物館被納入衡水市"十館一中心一劇院"重點項目,以民間力量為市里的規劃作出貢獻,王宗泉受到當地的嘉獎。  運營博物館並非他們當初想的那麼順利。縱然村里財力尚可,但是"這還是燒錢的玩意":"我的月工資才1600元,講解員剛100元,縱然這樣年花銷都得至少300萬元。這是運轉費,不包括任何收購瓷器的經費。市里補貼80萬元,缺口都是村里掏錢。"王宗泉說。  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表示:民間博物館應在河北省文物局做展品的登記,說明文物合法來源等。"冀寶齋博物館沒有在河北省文物局註冊,沒有手續,不是正式註冊的博物館,他們自己弄個牌子就招呼起來了。"  當地有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調查期間,冀寶齋博物館閉館進行整頓,摘除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所有授予的牌子。記者手記不該只是個"娛樂事件"  不少人憤憤不平,認為此類博物館"誤導大�",缺失了教育和科普意義;甚至,認為這是"文化被綁架"。  但絕大多數網民愛戲謔,看那些荒誕不經的藏品,不過為看個熱鬧,諷刺嘲笑一番"毀三觀",便"一笑而過"了。  而冀寶齋和當地政府,被輿論風暴攪得手忙腳亂:調查、閉館、整頓。至於這間博物館和這批"文物"以後怎麼辦?人們似乎並不太關心。  但民間博物館,並不應該是網絡段子般的娛樂消費品。  據統計,到2011年底,全國登記註冊的民辦博物館有535家,但沒有登記註冊有1000家左右。國家文物局在全國博物館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民辦博物館數量占博物館總量的20%。  無論是否註冊,我們相信,不少民間博物館的建館初衷,並不"居心叵測",更不是為了"搞笑"。正如我們也相信,有些博物館的出現,並不是出于單純的公益,而確實有種種"複雜"的目的。  冀寶齋這場風波,讓更多人直視到了一些民間博物館的亂象,也關注到了我國民辦博物館的現狀。  上海市文管委地面文物處長譚玉峰告訴記者,很多"草根"博物館,往往想找"婆家"也找不到,因此自發地"野蠻生長"。但他認為,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要"疏"而不可"堵","有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不宜上綱上線或者一棒子打死,民�指責外應給予包容,政府規制外還要支持與引導"。  "我們存在任何不足都願意彌補改進。"邵寶明告訴記者,此前國家文物局前局長張文彬來視察時,曾給出他們"正規化"的建議,表示願意搭線故宮專業人員為他們的藏品分類定級,冀寶齋對此充滿期待。(記者 李茂君)標簽:王宗泉 冀寶齋 邵寶明 藏品 博物館迷你倉出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