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是異數 不是藝術

出國旅遊的人都會在街道與建築的柳暗花明處發現公共藝術,存倉那真是意外驚喜的經驗,特別在現代化的城市中,公共藝術常會無聲地在人們耳邊細語這個城市的精神和心底的秘密。當然也有某些公共藝術正在嘲笑揶揄這個城市的庸俗。 公僕評審將成災難 最近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創全國首例,通過浮洲地區都市計畫方案,只要建案設置公共藝術,最高可給予5%的容積獎勵上限以美化建物與環境。 這當然是美意,但是我們仍有幾項疑問:首先,誰負責評審藝術品的美學?市府公務員嗎?那將是災難。去年兔年在大直通往外雙溪的自強隧道口,設置了一隻死板僵硬的巨大兔子,奇醜無比,刺眼了一年終於在蛇年撤除。這種12生肖式的應景公共藝術就很公務員,實在不敢領教。 二,評審的標準是什麼?藝術美很主觀,評審的藝術學者專家們可能會有爭議。 三,鼓勵公共藝術要與附近環境形成呼應關係。台灣很多公共藝術缺乏這種關係,以致只有物理、沒有化學,突兀而粗陋。每年北市仁愛路圓環在燈節時自存倉置的公共藝術就慘不忍睹,經過數十年竟毫無改進,也是異數(不是藝術)。 四,居民接受度和對公共藝術的認知需要加強教育。新北市新板特區有座日本大師的作品「時光的軌跡」,竟成為民眾養魚放生,龜鱉群聚之處。是不是花間喝道、焚琴煮鶴? 我們希望新的造鎮建案必須包含公共空間和公共藝術,但作品代表什麼意思?有可能先形成像是18世紀興起的英國茶館、法國沙龍、德國文學論壇等公共領域嗎?這樣的環境所產生的公共藝術才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此外,對於空間的階級、性別的權力分配質疑,什麼樣的公共藝術可以免於批判?因為空間的分野形成他人的凝視,在這種空間裡擺放藝術作品,在前景和後景的透視關係中形成視野的縱深,與社會結構的監控、都市設計、乃至懷舊、感情、美學、複製、身體都密切相關,並形成另一種隱喻關係。 不是設置就有氣質 了解這些,就知道不是規定或獎勵到處設置公共藝術,就突然變得有氣質起來。此中有深意,若不體會,城市將變成巨大的觀光藝品店。迷你倉新蒲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